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中國造出新型反應堆,西方研究60年都沒搞成?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據《亞洲時報》11月10日報道,中國推出全球首個釷燃料熔鹽反應堆(TMSR),並計劃將其用於1.4萬箱位的核動力貨輪。


這一項目由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與江南造船聯合推進,實驗堆位於甘肅武威,功率兩兆瓦,已實現全球首例釷轉鈾燃料循環。

報道稱,該反應堆運行於常壓狀態,無爆炸風險,且具備被動安全系統,可在過熱時自動凝固燃料防止堆芯熔毀。


未來十年,中國將分階段推進該技術,從實驗堆、示范堆到百兆瓦級商用裝置,目標是實現能源獨立與第四代核能技術的全面突破。

文章指出,這項突破不僅關系到中國的能源安全,還可能重塑海上運輸、北極航線以及人工智能算力的能源格局。



(外媒報道截圖)

過去一個世紀,全球核能幾乎被鈾壟斷,但鈾資源十分稀缺,且燃燒不完全,核廢料周期長,還存在擴散風險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釷資源為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答案。

釷在地殼中的儲量約為鈾的四倍,燃料利用率更高,且裂變產物半衰期短、放射性廢料極少。

而且釷吸收中子後生成的鈾-233含有高比例雜質,不具備核武用途,被視為非擴散性燃料。


與傳統壓水堆相比,釷反應堆可在常規壓力下運行,無需高壓容器,也無需復雜的冷卻回路,若溫度過高,燃料會自動流入冷卻罐凝固,實現天生防熔毀。

而在能源效率上,其熱效率可達45%至50%,也高於傳統核電站的33%。

中國實驗堆的臨界與穩定運行,標志著這一體系從概念走向工程化,也意味著全球核能技術版圖或開始從壓水堆時代邁向熔鹽堆時代。




中國核動力集裝箱船概念圖)

實際上,早在20世紀60年代,美國就曾建成並運行一座小型釷基熔鹽實驗堆,但由於冷戰時期核武器導向主導科研投資,這一更安全的路線被擱置。此後半個世紀,西方世界幾乎停滯在輕水堆框架內。

中國在2011年啟動釷基熔鹽反應堆國家計劃,由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主導,十余年間完成從理論到實驗、從材料到燃料循環的完整體系建設。

2023年熔鹽反應堆-LF1在甘肅武威實現首次臨界,標志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完成釷轉鈾可控反應的國家。

當前中國已規劃建設10兆瓦級示范堆與百兆瓦級商用堆,形成了全球唯一具備連續研發、制造、燃料與運維能力的產業鏈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1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8 秒